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根本要求。儒家以为,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有爱人之心,不仅爱自己,还要爱他人,而要做到“仁者爱人”,就必须“克己复礼”,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礼制规范。
仁治给管理的启示是管理应以人为本,关心客户与员工,注重换位思考。在管理中,企业管理者客观看待人性至关重要。看到人性中的善端,就能信任、授权和奖励,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看到人性中的恶端,就能约束、监督和处罚,让人们自我约束、克服怠惰、避免堕落。“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企业有社会责任感,不仅关心自身,也关心客户、关心员工,强调管理的换位意识,充分从客户和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二,礼治。所谓礼治,就是建立道德行为规范,以之为纲,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儒家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主张“为国以礼,礼让为国”,强调君、臣、父、子各有名分;贵贱、上下、尊卑、亲疏皆有区分,“使人各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礼治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做好全面规范化管理,强调文化体系建设,用“礼”规范员工行为。在管理中,“礼治”就是进行全面规范化建设。“礼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可包括企业组织架构明晰、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工作流程简便高效、员工岗位职责权利清楚、员工行为礼仪规范等。换句话说,也就是企业规范化的五个层面,包括组织规范化、流程规范化、制度规范化、文化规范化、信息规范化五个方面。
其三,德治。儒家继承周公“敬德、明德、修德”的思想,主张依靠礼义道德来教化人们,唤醒内心之反省,使之日趋于善。同时,还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主张六德(仁、义、礼、智、信、忠)、六行(孝、友、娣、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提倡教化,反对“不教而诛”。
德治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注重员工培训、制度宣导和文化统一,用培训和文化辅助管理推进,以德服人,从而达到最大管理效能。在管理中,讲究德治,就是注重价值观教育,强调企业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培训与宣导,寻求员工的意识认同和自我约束,以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从而有效推进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一种比强力推进、简单奖罚更为有效的方式。
f其四,人治。儒家主张“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认为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管理者的好坏,提出“惟仁者宜在高位”、“有治人、无治法”。
人治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对人力资源高度重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