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抒情。如杜甫《绝句》诗人通过“碧江”“鸟白”“山青”“花红”给我们渲染了一幅春日美景图,从而反衬出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诗的最后一句“何日是归年”属于借景抒情的类型。从抒情手法来看反衬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高考大纲中要求我们学生掌握的9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答题的时候要
f求学生注意:所有的修辞手法的作用都是为了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如:李煜《虞美人》中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愁思的连绵不断、愁的长
表现手法:这是从散文中借鉴过来的:有铺垫、象征、卒意显志。以上这些是古诗词鉴赏的第二个板块:表达技巧情与志:诗歌最终都要归到情感上来知人论世: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对诗人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有些诗人的生平年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能帮助我们对诗词的理解。题材:诗歌的题材直接决定诗歌的情感方向。如:田园诗就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意象:诗歌的意象直接决定诗歌的情感内容综上所述,诗歌鉴赏的三大板块,意象、表达技巧、情与志,要求我们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注意方法技巧,正确答题,诗歌表达技巧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但诗歌的情感却是一样的。古诗词鉴赏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这就告诉我们:上好一堂高质量的古诗词鉴赏课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简洁有效的方法才会不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以优秀老师的课为契机,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上出高质量的课,这将是我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所要追求的目标!
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