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练。例如:修一条1000米的路,修了,
f修了多少米?“修了”是指“修了的米数是这条路总长度的”,一条路总长度看作单位“1”,修了的米数是比较量。又如:“某工厂12月份计划用电500度,实际节约了,实际用电多少度?”从“节约”这个词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种量在比较,可是是哪两种量题中并没有说清楚,这时我们要来把关键句补一补,把它补成“实际比计划少用的度数占了计划用电总度数的”,从而很容易确定“计划用电总度数”是单位“1”的量,比较量是实际比计划少用的度数。补全关键句对于解决分数应用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着重训学生补全关键句。(二)“说”——说关键句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式找到三个数量后还要能快速、正确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但有些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不容易一眼看出,还需要根据上下句的联系,进行推理补述、耐心分析。为了让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笔者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每节课前的复习环节出示不同类型的关键句,让学生准确找出单位“1”的量、比较量、比较量的对应分率。如:“红球的相当于白球”,先让学生把这句话转换成分率句的基本句型,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即“白球是红球的”,从而就非常容易判断出红球是单位“1”的量,白球是比较量,是白球的对应分率。此时,笔者继续追问:“如果已知红球是50个,怎样求出白球呢?”让学生答出“红球50个×白球个
f数”;“如果已知白球是50个,怎样求出红球呢?”让学生答出“白球50个÷红球个数”。……通过这种变式训练说关键句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模型和解题方法。三个数量的关系分数应用题比较抽象,借助线段图能够帮助学生弄清有关数量与单位“1”的量的对应关系,找到解题的途径。教学时,笔者经常指导学生作线段图训练,让学生掌握作图的基本方法:必须先画出表示单位“1”的线段。再画出与单位“1”相比的比较量,对齐在第一条线段下,此时要注意作图的灵活性,运用补、截、移、叠等作图技巧,讲究作图的科学性。最后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分析思考、理解数量关系,使学生的思维与作图同步进行。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启示作用。例如,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长,鸭的孵化期是多少天?让学生按上面“找”“补”“说”的步骤完成后,再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先在第一行写出单位“1”的量的名称“鸡的孵化期”,再在第二行与第一行对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