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记县人大代表史会兰同志
史会兰,女,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4月被评为全县青年道德建设标兵称号,2002年10月被新华乡政府评选为宁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同年12月被宁县县委推选为庆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连任至今。2003年5月被评选为宁县第十二届妇女代表至今。多次被新庄镇政府评为全镇先进工作者。
现年43岁的史会兰同志是宁县新庄镇村白店村城东组组长,十年来,她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架电、修路、搬迁村庄、行政村合并村基础设施建设,使白店村由过去靠救济过日子的贫穷落后的混乱村、光棍村,一跃变为山绿、路通、街畅、瓦房成排、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村庄。
一、穷村变富村2002年3月,镇党委让史会兰担任白店村城东组组长,说实话,一开始,她不愿接手这个“烂摊子”。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家庭压力大,她既要下地干活又要照顾子女上学,顾了外边顾不上家里。二是村里的工作难度大。村各项工作处于混乱无序状态。三是她怕自己干不好,辜负乡党委和乡亲们的厚望,可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又让她义不容辞地接过了村组长这副担子。一上任,冷嘲热讽就来了:“一个娘们能治理好这个村?”。俗话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而做一名落后村的女组长真是难上加难。作为当时新庄镇唯一全县也少有的女组长,史会兰感到压力不小。但是既然干了,就要干出个样子来,她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制定出治村方案和村庄发展的长远规划。新庄镇有大面积适宜栽植果树的红壤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群众就开始栽植果树,发展水果产业但随着周边地区的水果产业越来越强,品种越来越新,我镇生产的水果在质量和品种上逐渐弱化,经济效益逐年下降,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白店村民史会兰大力发展、引进各种新品种栽培,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谈到她的宝贵经
f验,主要有:一是引进良种,优化组合。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林果业发展前
景,史会兰同志不断从外地引进优质苹果、桃、梨等新品种,更新换代,逐步淘汰地老化品种,及时采用嫁接、高接换种等方法更新改造老果树,加快树种、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合理配置的生产优势。
二是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多年来,史会兰同志遵循一条“三分栽、七分管”的原则,为了掌握果树、桉树栽培、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他除了自己细心探索,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