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也是教师的重要伙伴,家长参与不仅对幼儿、对家长和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师建立一种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今的家庭,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是家长的“掌中宝”,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为为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在家长无微不至地“保护”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自信心不足、性格懦弱、依赖性强,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成为孩子成长中的“绊脚石”。
在我们班,有一个名字叫子涵的小朋友,由于爸妈工作忙,照顾孩子的担子落在奶奶的肩上,老人对子涵的照顾用四个字形容最为不过了,那就是“极尽呵护”,真的是捧到手里怕摔了、含到嘴里怕化了,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在生活方面也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入班时,很难融入集体,吃饭时,老师不喂,她一口不吃;日常活动中,从不主动与人交流;户外活动和游戏时,只是站在一旁观看,从不参与活动;性格内向、胆小、行为被动。为此,子涵的爸妈除了担心,也很着急,但又不知该如何去调整孩子的状态。
结合孩子的种种表现,我联系了家长,向他们介绍了孩子的在园情况,并提出了我们班级将执行的矫治措施和一系列家庭指导建议,希望家长配合教师,增强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帮助孩子找回自信,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首先,建议家长工作之余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孩子玩、做游戏,同时,关注孩子,通过交流互动,更多地了解孩子的言行,以便寻找最佳的引导途径。
其次,对孩子采取放手管理,引导、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包办、代替行为,培养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或是语言上的或是行为上的,发现之后及时表扬鼓励,哪怕是取得一点别人认为是很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给予她充分的肯定,逐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的建议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积极的配合后,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为子涵制定了“成长小档案”,记录了孩子在幼儿园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变化,并及时地反馈给家长,给家长提供了更多的良性信息,同时,也增强了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坚持不懈地配合着我们的工作,对我们工作给予了最多的配合和支持。
通过一年多的幼儿园生活,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