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结构的合理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30艺术浮论冢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据此观点要理解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我们应关注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工业革命D.法国大革命
3119世纪下半叶,绘画界兴起了一种新流派,该派画家“不关心主题思想”,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景象。下列作品符合该派风格的是
3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社会出现一种新风潮:中、上层阶级的年轻人,开始大量模仿、吸收都市低层社会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社会上,青年男女的品味,快速涌现平民风格。以下最能说明当时这种文化变迁现象的是A追逐明星成风、热衷选美活动C.电话取代书信、工作取代休闲B摇滚乐的起、牛仔裤的流行D.网络语言流行、恶搞现象普遍
二、非选择题(其中第33题22分,第34题14分,第35题6分,共52分)。33(22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才标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有孝友传、忠义传、列女传、卓行传、死
f节传等,其中记录的忠孝类、操守气节类的人才连篇累牍几乎每一部正史都有,比如《儒林传》、《文苑传》或《艺术传》、《文学传》、《道学传》等篇章,而且比重越来越大。初步统计结果表明,从《汉书》到《宋史》,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而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更是寥若晨星。有些入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蔡伦乃是作为宦官而被列入《宦者列传》的。《中国古代人才观是如何演变的》材料二下面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部分试题;(一)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二)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三)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摘自互联网1根据材料一,概括封建统治者选取人才的价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