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旅游的基础阶段,游客来到厦门大多只能观赏自然风景,或者在商业区购物,旅游体验单调乏味,游客的回流率很低。旅游产业整体缺乏特色,对闽南文化在厦门旅游业中的发掘严重不足。在描述厦门时,人们普遍以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海滨城市等词汇,而不会去描述当地的文化,这就使得厦门缺乏厚重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各个地区,不同民族都有其特色鲜明的文化,这种历史的传承使不同地区打上了不同的标签,这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鲜明标志。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去更好的发展本地区的特色。而厦门位于闽南文化覆盖范围内,本身就带有鲜明的闽南文化标签,却不能很好的结合自身地区文化特色的优势,而只是侧重于海滨城市的优势,利用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来吸引游人,这不是不可以,但是没有本身特色,会泯然于众多海景城市中,如今的厦门旅游业不可避免的遇到发展的瓶颈。
闽南文化,是指生活在福建地区的人共同创造的(主要是闽南人),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
2
f实践调查报告厦门旅游与闽南文化传承
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可见,闽南文化不仅仅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它更是多种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因此,它所具有的生命里与包容性是比其他地方文化或者地区文化更大的。厦门作为首批沿海经济特区,把旅游业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在旅游资源方面必定比闽南文化范围圈内的漳州、泉州更为丰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