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系统,这个也是基于疫苗的特殊性,我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建立一个专门的系统。这个系统是2005年在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下帮助建立的,当时是在10个省份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了,当时监测数据近2000例,到去年已经达到了10万例。监测的数据越多更容易发现一些信号,但是从监测结果来看,疫苗异常反应发生情况没有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范围。尤其是大家也知道在2009年,全国接种了将近1亿剂次的甲流疫苗,当时大家也很担心。通过监测系统监测结果来看,报告数占的比例非常大,但是真正最后确定为异常反应的在整个疫苗接种期间一直保持稳定的水平,没有出现异常增高的现象。这个数据也在国际顶尖杂志《新英格兰》上发表了,也是发挥了监测系统的作用。还有2010年各位媒体记者也知道开展了一次全国范围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超过1亿剂次,我们对此事非常重视,另外社会也非常关注,我们也担心会出现一些其他的事件。但是在整个监测过程中系统运行也是非常平稳。我们卫生部门和药品部门共用一个监测系统,从职责分工来看我们
f主要负责监测系统运营的维护和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工作,涉及到疫苗安全工作是由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来进行的。2005年起步到现在每一年的报告疑似预防异常接种反应病例数在不断上升,覆盖率也不断增加,去年覆盖率以县为单位超过了90。这个监测系统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大家也知道今年我们国家有一个疫苗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前提是国家监管评估要通过。国家监管评估里面有一个组成部分是疫苗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世界卫生组织对我们国家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也是给予了很大的认可。李国庆:刚才王华庆主任都说的很具体了,我简单说一下。因为疫苗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产品,疫苗产品异常反应的监测主要基础性的工作都在卫生计生系统。我们国家的疫苗监管体系在2011年已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明年年初世界卫生组织会再次对我们的疫苗监管体系进行评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管理原则是这样,只有这个国家的疫苗监管体系经过评估之后,这个国家的疫苗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才有资格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认证,通过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才有可能参与国际招标。所以对监管体系的评估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认定。整个评估有七大板块,今天不去多讲了,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我们在上一轮评估当中在这
f一个板块是高分通过,得到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