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2第2、3、4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3第5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4第5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活动四:实践作业1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板书设计生活中的大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第2课时人口普查
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教学重、难点:1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教学具准备:计数器若干、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活动过程:活动一:读、写更大的数。
f1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4总结讨论。(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活动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第6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