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容,《圣经》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学作品。经济学上所说的“马太效应”、美国多任总统都比喻美国为“山上的城市”,其实都典出于《圣经》。这方面中国的传说典故则大多来自于历史故事,虽然也有一些宗教故事,但其影响面较窄,文化承载形式比较少,内容也不如基督教那么多。
口)宗教习俗:由于宗教的影响,英语国家形成了许多与宗教相联系的习俗,如在教堂举行婚礼、向“主”宣誓、甚至打喷嚏后别人会说110557011!”愿上帝保佑你)或者“816337011!”,有困难时总是祈祷,请求上帝帮助‘10011101?1116。中国的习俗则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成分比较多样。不少习俗是多神论与古代礼仪制度共同影响的结果,像祭灶神、土地神、财神、宗庙与拜菩萨、关公、先人牌位等习俗都属于这种情况。
2价值观差异性恶与性善:西方古代哲人,尤其古代宗教先知是明确的人性本恶论观点的代表者。基督教主张原罪说,他们的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一亚当与夏娃“,丁“511150也691:116159X6151161卯011让6011”(父辈的罪孽会
f及子孙。〕说明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与西方古代哲人相反,中国古代圣人都是“性善论”的代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同的人性论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化发展的道路。西方国家从“性本恶”出发,强调法治,注重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从“性善论”出发,注重人治,强调以德治理。
〔2〉张扬与谦虚:西方人比较崇尚独立、自主和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棚51111服61100111整理提供个人奋斗,喜欢张扬个性。当取得成就或荣誉时,一般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喜悦。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主张内敛,提倡谦虚。中国人常常避免锋芒毕露,强调中庸,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听到外国人夸耀自己某方面做得好时,中国人常用“哪里哪里”、“一般一般”等谦虚的回答。这种中国式的谦虚经常使西方人迷惑不解。
口)个人与集体:西方人比较推崇个人自由,认为“天赋人权”,保护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而个人作为集体和组织中成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次要的。因此,他们把自我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崇尚为争取个人自由而奋斗,较少因为考虑集体而牺牲个人的自由、权利与利益。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
f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推崇无私奉献,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及先人后己与公而忘私的精神。3’思维方式的差异(丨)思考问题逻辑顺序: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