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庄因读后感
常听人说少女情怀总是诗就疑问那少年是什么呢
未几便想到了少年就是那个写诗的人呀
《水样的春愁》和《初恋》就是这样两篇男子用极细腻又极朦胧的笔触描写情窦初开少年的情怀的名章。我想凡是读到过这两篇文章的女生都不得不叹服男子的心思是可以极尽细腻即尽婉转的。荣幸的是在我的高中写作文最细腻的三个人都是男生
两篇文章同样描写心思细腻的少年在初次面对爱情时的那种卑微的心情而我在与女生交谈时不经意间得知这种卑微的心理女生也是有的。有趣的是郁达夫那牵着赵姑娘的手的水样的一夜发生在14岁而周作人先生的初恋也是在14岁。
《初恋》虽不是周作人最富盛名的篇章但这篇短章却有着令人过目难忘的魅力。她的情绪是淡淡的就连作者也只是说“大约是恋慕”。然而这也是难得的初慕之情是以后不会再有的萌动。但作者也说“她如果真是流落做了我必定去救她出来”只这一句可以品一辈子。
“‘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
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象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对于作者来说这意味着一段恋情的终结说是“石头
f落地”其实是不再思念不再幻想了。然而读到这里不知为何我却觉得那种淡淡的情绪更浓了。
有趣的是郁达夫大胆的“自我表现”颓废、病态的心里描写并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就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郁达夫在写《水样的春愁》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然而崇尚文章需有自叙性的他却用异常清晰的口吻为我们娓娓道来了这样一段如歌的恋情。一句“蕉叶似地重重包裹着的我这一颗无邪的心”使我自然想到了黄景仁的著名诗篇绮怀中的名句“婉转心伤剥后蕉”只不过黄景仁的心是在沧海桑田后像被剥离的破碎蕉叶而“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的少年郁达夫的心则是像被厚厚蕉叶层层包裹着一样虽然渴望爱情却又逃避不敢勇敢的去面对。这也是许多少年的忧愁吧
那个“以为成日地和女孩子们混在一道是读书人的大耻是没出息的行为”那个“对我微笑一下点一点头但在我却感得同犯了大罪被人发觉了的样子和她见面一次马上要变得头昏耳热胸腔里的一颗心突突地总有半个钟头好跳”那个“听了他的这一句密语立时就涨红了脸喘急了气嗫嚅着说不出一句话来回答他尽在拼命的摇
f头”的少年我们是多么的熟悉呀他就好像活在我们身边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