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多媒体的运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现代技术的运用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这是多年来教育工作者所公认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丰富和拓展了我们课堂教学。多媒体教育技术以其直观、生动、大容量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些年,我一直从事初中语文课的教学,对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使用中,使我感受到它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别开生面的境地。尤其是在我校远程教育的配合下,使我深深地领悟到什么是“大”语文的内涵。但是,我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了在使用多媒体时步入了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在其他教师的教学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甚至是一些老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滥用多媒体而引发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多媒体课件固定了课堂教学程序我观摩过很多公开课、示范课等等,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就通过各有特色的引导、谈话引入教学,接下来就按照多媒体课件早已备好的教学过程的程序逐渐展开。但一堂课下来,我总觉得多媒体的程序在不同程度地僵化了我们的课堂。这也包括我自己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反思。
f课堂教学中会发现许多你在备课中的意想不到的,老师无法预测的情况。这就会使我们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显得“游刃而无力”,从而僵化了我们精彩纷呈的课堂,学生的思维也不得不附着在课件的程序上,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有一次,我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中为了突出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时,写了哪些具体事情?”我在教学时,在屏幕上出示问题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交流讨论后,我按预定的程序出示了四件事1、为“我”改义;2、为“我”改正解剖图;3、关心“我”解剖实习;4、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意外出现了,有学生问文中写藤野先生的朴素和穿着的内容,也表现了藤野先生生活简朴的品质。但有些同学似乎不太关注我的“程序”,而更多争论那不能表现他的高贵品质,那反而表现了藤野先生生活马虎。这时我很是费劲地回到了“程序”中。课后,我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写了很多,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避免僵化课堂的弊病。
二、阻碍师生之间交流互动语文教学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思维、共同欣赏、共同交流的平台,师生通过这个平台,达到一个情感的交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