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
f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A.汉朝人B.唐朝人C.宋朝人
D.清朝人
10《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11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B直隶行省C富饶的江南地区D成吉思汗起家的斡难河地区12《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1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14由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到清初设军机处,其本质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B官僚体制的创新C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加强D中央机构的精简15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7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