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平行光光源A
A
A
10cm0cm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cm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甲甲
2图253
乙乙
6
f(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25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__cm;(2)如图25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选填“虚”、“实”);(3)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__f2(选填“小于”或“大于”)。40.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小铁块、大烧杯、足量的水和杠杆测量一石块的密度。石块所受重力较大,无法直接用测力计测量;杠杆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杠杆A端和B端均有绳套。以下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ABO充完整。(1)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小铁块所受的重力G,将G记图26录在表格中;(2)将石块用细绳系好悬挂在杠杆B端,小铁块用细绳系好悬挂在杠杆A端,测力计通过绳套在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6所示;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将F1记录在表格中;(3)在大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石块和小铁块悬挂的位置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测力计通过绳套在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将F2记录在表格中;(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水计算石块的密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41.小夏同学向上提静止在桌面上的金属板,并用传感器测量拉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强,收集到以下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压强p和拉力F的关系:p。FNp×10Pa
3
212
410
68
86
A
104
122
BENF
42.实验桌上有如图27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板和F板关于ON对称,F板能以ON为轴自由旋转,还提供了一支激光笔。小明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他首先探究了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的问题。小明的主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