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语文培优材料之二20121218编写:李新春
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巢谷传》《老子解》等。
苏轼兄弟名字的由来
苏洵《名二子》:“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也矣!”
译文:轮子、辐条、上盖、车厢底部的横木,在车上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然而,去掉轼,就算不得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啊!我担心的是你过分显露而不会掩饰自己。
天下所有的车都从辙上轧过,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这倒也好,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辙也无需承受什么损失。所以说,辙是善于在祸福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辙呀!虽然没有福分却可以免除灾祸的,也就放心了。
南斋竹
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墨竹赋
与可以墨为竹①,视之良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②,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③。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④,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⑤,运脱兔之毫⑥,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⑦,曲直横斜,稼纤庳高⑧,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⑨。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⑩。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⑾,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