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模式解困城市建设融资难题
随着国家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流动性持续收紧,以及去年以来开始清理和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管理,使得各地政府项目融资难度加大,但是城市建设任务和力度仍然持续加大,政府公益性项目遭遇空前融资难题。为此,本文拟从BT模式的概念出发,深入分析政府BT模式运作的法律风险与问题,研究提出完善BT模式运作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破解我市城市建设融资难题,保证政府BT模式融资的规范运作。此段将来抽做文前语用
BT模式的概念及其法律属性
BT模式是从BOT模式转化发展来的新型投融资模式。“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
sfer”(移交、转让)的缩写。中文的狭义解释是建设移交,广义解释代表一个完整的投资建设过程,即项目的融资、建设、移交全过程。从此意义上讲,BT模式也称为回购模式,即政府把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建设任务交给社会资本,在社会资本完成建设后,再由政府出资分期付款和利用补偿措施等方式完成对项目的收购。从法律关系来说,采用BT模式建设的项目,所有权是政府或政府所属的公司的;政府将项目的融资和建设特许权转让投资方;投资方是依法注册的国有建筑企业或私人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的未来收益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授权所属公司对项目进行立项以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准备工作,委托咨询中介公司对项目进行BT招标;与中标人(投资建设方)签订BT合同;中标人组建BT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在项目建设期行使业主职能,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管理,并
1
f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建成竣工后,按照BT合同,投资方将完工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或所属的公司)。政府(或所属的公司)按约定总价(或完工后评估总价)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政府及管理部门在BT项目投资建设全过程中行使监管、指导职能,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成、移交。
BT模式的主要特点及优势
BT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政府融资运作方式进入市场,其特点是集投资、融资、项目建设与政府特许、政府采购等行为于一体,较好地体现了资本、技术、管理、市场以及政策等资源的有效整合。主要具有以下积极作用和优势:一是BT模式有助于缓解政府城市建设资金压力。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日益增大,然而城市财政收入有限。从上述BT模式概念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利用BT模式融资,既可解决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