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要求通过小学计算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进行计算,并且对于一些较为基础的计算还需要达到熟练程度。然而,小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经常出现错误,有的学生甚至在教师纠正多次之后仍然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小学数学教师应认真分析和总结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而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中年级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小学中年级数学计算常见的错误及主要原因(一)常见的错误计算中加法错误主要有进位、混淆运算、遗漏、计算顺序等;减法错误表现在计算顺序、借位、计算不完整及缺乏位值意识等;乘法计算中的错误类型比较多,有进位、遗漏、混淆运算、顺序错误、与0有关、乘法中加法错误以及空间排列错误等;除法错误表现在计算不完整、估商错误、计算顺序与列式错误以及不够整除时直接用0作余数的错误等。(二)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感知比较粗略,在计算时由于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粗糙、笼统,对相近或相似的符号及数据感知失真,最后造成误差,致使计算错误,常有抄错
f题的情况。如,把写成,把54看成45等;二是基本功不扎实导致笔算能力较差,在计算稍复杂的数学题时需运用笔算,由于学生的加减法计算不过关、试商及乘法口诀掌握不熟练,导致笔算出错率高1。三是由于学生容易受到题目某些运算符号及数据特点等强成分因素影响,在计算时产生心理错觉,进而导致计算错误。例如,在计算125×8÷125×8这类题时,学生经常会把结果算成1,在计算过程中,相同的两个数相除等于1的概念会在学生记忆中迅速上升到强成分,而运算的顺序就降到弱成分,最后导致计算错误;四是学生对运算理掌握不清,由于学生没有深刻理解并掌握概念、运算顺序及算理,在计算时就没法灵活运用,最后出现计算错误。二、小学中年级数学计算错误的应对策略(一)引导学生重视计算错误小学中年级学生不重视计算,就会产生应付心理,导致学生计算出错;也是由于应付了事的思想,在出现错误时就把原因归结为“粗心大意”。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不仅只是粗心大意一种,还有很多因素,让学生能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数学计算对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例如,让学生自己统计成绩,每个人都自己统计,在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