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可供出售
上述以外的跟交易性金融资产类似,只不过根据管理层策略,不想把公允价值变动(为实现收益)计入利润表。
初始计量时,如为债券类资产,成本为面值,差额计入利息调整子科目,且资产负债表日,先以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收益和摊销额,再根据计算后的摊余成本确定公允价值的变动,变动后的价值不影响摊余成本。即摊余成本仅与成本和利息调整两个明细有关,与公允价值变动及应计利息无关。总结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减值的处理:见后出售时:借:银行存款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前期变动转出)投资收益(差额)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金-公允价值变动
1、后三种初始计量都是把费用计入成本,而第一种是计入当期损益2、二三类都是回收金额比较固定,用实际利率法3、一四类对公允价值比较敏感,但区别是一将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四计入资本公积
f4、只有持有至到期和可供出售之间可以相互重分类。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重分类限制性规定:1、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其持有意图和能力评价,发生变化的要重分类2、划分为此类资产后,除非遇到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3、如果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如金额较大,则剩余的也要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后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除非例外)例外:A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到期日较近(三个月),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B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成本C出售或重分类是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引起的。
金融资产减值减值确定=账面价值(摊余成本)-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原实际利率确定)借:资产减值损失类别二和三转回贷:减值准备有客观证据表明价值已恢复,且事项相关,原减值损失应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以不计提减值情况下该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为限。减值确定公允价值下降,但没有客观证据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有客观证据时,非正常波动:(前述计入资本公积的损失应转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减值准备)类别四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累积计入资本公积的损失)此时损失反映在利润表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