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2007年考研题)“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理解一:关于“基本原理”和“普遍真理”这里用“基本原理”,是重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那些最基本的东西,那些称得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东西”;防止人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所有的内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也都认为是“普遍真理”。理解二:关于“实际”和“实践”“‘实际’这一个概念,按照中国文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真实的情况,一种是指人们的行动(也即一般人所说的实践)。”(《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关于“实际”概念的注释。)“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
4
f(《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广泛、更一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命题的含义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内容。理解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A在《论新阶段》中:毛泽东强调“根据中国的特点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B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C在《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1943年5月)中:毛泽东强调“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三结合)D在《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