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
f深山飞彩虹两山夹峙,山沟狭长。山沟中坐落一小镇,早先也不过二三十户人家。平时冷清,赶集天还算热闹。小镇闭塞,一条据说是抗战时期修建的公路,是进山出山的唯一通道。小镇的前面有一条不宽却相当深的小河,没有桥,镇上的人要过河,或者河对面的人要到小镇上去,都只能在渡口坐船。长年累月摆渡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听上了年纪的人说,老人是从他父亲手中接过船和桨的。船已修补过,岁月的风霜一眼可见,木桨和竹篙,已被磨得光滑锃亮。老人水性极好。一般船工遇到洪水暴涨都不敢摆渡,而老人却艺高胆大。只要有人敢坐,他就敢过河。一次大雨如注,渡口被淹。河对面有个年轻人高声呼喊,说有急事。老人冒着狂风暴雨硬是将小船撑到了对岸。返回时到了河心,一个大浪差点将小船打翻,老人站在船头使劲将竹篙插向河底。年轻人吓得面如土色,双手死死抓住船舷。又一个大浪打来,年轻人两手一松,被抛出了船舱,没等老人转过身来,船已倾斜,年轻人掉进了洪水中。老人急忙扔了竹篙,飞身入水,很快就抓住了年轻人的衣领,然后单手奋力向小镇游去。上岸后,老人将年轻人倒提起,让他吐出了几口浑水,年轻人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自那以后,落水的年轻人再也不敢雨天坐船了,而且几乎所有的人下雨天都不敢坐船。因此,每到雨天,渡口就少有人影。人们佩服老人的水性和胆量,可对他也有不满。一是说他性子慢,无论你多么急,他总是慢慢悠悠地撑篙。尤其是风和日丽的天气,他站在船头,一边漫不经心地撑篙,一边眼望蓝天,兴致高时还沙哑着嗓子唱两句山歌。人们催他快点,他却笑笑说:“莫急,安全第一。”照旧慢慢地撑。二是说老人把钱看得重。不管男女老少,坐船都得掏钱,而且隔不了多久就涨价。老一点的人说他以前可不是那样,老弱病残和学生,他一律免费,收钱也不多,最初只有五分,后来也不过一角。这些年简直是见风涨,由五角涨到一元,最近竟涨到两元了。人们心中不满,但要过河,别无他路,只得坐船。有年轻后生憋不住便质问:“你无儿无女,单身一人,要那么多钱干啥?”老人笑笑说:“钱多有钱多的用处嘛。”“怕是给相好的攒着的吧?”人们哄笑。老人笑而不答。有人更放肆,说你积点阴功嘛,死了还要人给你抬棺材呀!老人不生气,还是笑笑。无论人们怎么议论和不满,老人照样收钱,学生也只是减半,概不例外。不少人都曾望着小河感叹过:“要是有一座桥多好呀!”
f下雨天,没人过河,老人也不回家,其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