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当分解和重组。高教导在前一课时中主要复习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在本课时中主要就数的改写及数的整除中涉及到的倍数、因数及偶数、奇数、合数、素数等内容进行复习。这里还需补充2、3、5的倍数的特征和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内容。
复习内容的学习难度比前一课时有所增加,所以除了讲清每一个概念外,更主要的是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内化。针对复习难点,我补充以下练习:
1一个三位数2□□,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三位数的末两位可以是哪些数?
2某市汽车站1路公交车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3路车每隔10分钟发一次车。早晨6时,1路、3路公交车同时发车,问经过多长时间1路、3路公交车又同时发车?
3王老师的小灵通号码是一个八位数,如果从左往右数,第三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第四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第六位上的数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其余各位上的数都是偶素数。你知道这个电话号码吗?
4把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
47
f5求出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8和2430和4521、28和42
课前思考:
每次看了孙老师发的帖子,就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好象有点被动,懒于思考,也懒于探索,也没有想的那么深,钻研的那么透。事实上教学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其实在六年级上学期我也帮学生整理归纳了素数和合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些内容,不知道学生还能否有些印象,但从学生之前学的效果来看,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学生掌握得不错,我将它分为3种情况:一种是倍数关系,一种是互质关系,一种是一般关系(提倡用短除法来做)。但是在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仍然需要加强练习。
课前思考:
数的认识第二课时主要是读数与写数和小数的一些性质与规律的内容,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结论(比如读写数的方法的描述)的完整概括有些困难,对于教材中的练习题,由于难度不大,学生的练习效果应该不会糟糕,教学时重点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高教导和孙老师增加的补充题,适当增加了点练习难度,让课堂多一些味道。
课后反思:
57
f从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来看,单单求一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学生经过复习都能掌握,但是在求实际问题时,不少学生就遇到了困难。其次,把奇数、偶数、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