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学科协作组资源库
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
晋江市季延中学
一,选择题(34小题,每小题15,共51分)
蔡鸿霖
1,“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梁惠王下》)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现象
2,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A,它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3,在一本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的内阁制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后来发展为A,陪审制度B,审讯制度C,律师制度D,诉讼制度6,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5,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进行诉讼代理,这一制度
f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学科协作组资源库
A,乙丙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