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执教:江苏省吕叔湘中学许家钊【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及其变形,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化简求值及证明;2过程与方法:了解两角和与差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使用体会化归思想的应用,通过观察感受数学的和谐美【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教学难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特别是一般性的推广【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问题引入二.探求新知如图,由P0PPP2,得cosαβcosαcosβsi
αsi
β31探究:cosαβ,用β代替β得
P1
P3P2
αβ
P0
cosαβcosαcosβsi
αsi
β
强调:1结构特点:CCSS,符号相反;2求cosα±β,必须知道4个量三、探究训练探究训练⑴cos15°______;si
15°______;ta
15°______
cos75°______;si
75°______;ta
75°______
⑵若β固定,分别用
π
2
代替α,你将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cosβ___________;cosβ___________22
四.典型例题例1:已知α∈0
π
π
π
2
且cosα
3π,求cosα的值54
变式:求cos60°α的值
f例2:已知si
α变式:将α∈0
12π3πα∈0cosββ∈π,求cosαβ的值13252
改为α∈0π
π
2
五.课堂检测:课堂检测:检测1已知AB均为钝角且si
A
510si
B,求cosAB的值510
2已知cosα
4311π,cosβ其中α∈0,β是第三象限角,求cosαβ的值7142
六.思维提升例3:已知
π
π72απ且cosα,求cosα的值4410
45cosαβ,求cosβ的值513
变式:若αβ都是锐角,且cosα
七.课堂小结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αβ可以任意赋值,注意变角思想的运用
八.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求出课堂检测12两题中的角;2课本94页第1,2,3,4,6题;3如何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