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一中2015年秋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周初,周公封成王的弟弟叔虞于晋,唐代宗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封其为节度使。唐代节度使和西周诸侯的共同之处是①与天子有宗法关系②所在地后来发展为割据势力③拥有辖区内的全权④职位设置的初衷为拱卫中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3.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4.北京大学教授在其论文中指出:“西周封建制是传统中国中契约社会的代表,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而诸侯则向天子效忠,从而以最简单的人际关系组织了复杂的社会治理体系”。关于这段史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封建制即分封制B.天子与诸侯间契约强调相互的权利与义务C.分封制与宗法制共存于治理体系D.“契约社会”有当代主权在民的内涵5.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C.君权遭到了弱化D.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6“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7.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8.“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A.中朝制度B.郡国并行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
1
f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