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增援,为帮助实施警戒、疏散、解救受困人员等提供人力资源。事故应急中,根据职业危害程度、人身伤亡等情况及时请求消防、医疗等专业机构增援,为帮助实施行动提供专业支持。职业危害因素消除后,应立即组织进行事故现场的隔离和保护并进行通风等措施,确保人员恢复生产中的安全。制定恢复试验方案,先逐步恢复未受损坏的部分设备,尽快恢复生产。以全部主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为结束点,职业卫生应急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应急指挥部下达解除应急状态的命令。134应急处置措施1)急性职业中毒:1立即组织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2掌握现场情况,对中毒源进行泄漏原因分析,制定方案,切断泄漏源;3设定初始隔离区,封闭事件现场。停止导致职业中毒事件的作业,控制事件现场,保留导致职业中毒事件的物质;4对现场进行检测,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无关人员,实行交通管制;5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迅速进入现场危险区,沿逆风方向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急救,并视实际情况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6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7适时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8宣传、普及中毒物品的危害信息和应急预防措施;9对疑似中毒群众进行体检。2)重大食物中毒:1立即组织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f2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3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鉴定;4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5适时对治疗救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3)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防控措施:1广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做到人人皆知,提高群众的及时就诊率;2开展疫情发生地点和发病人员的隔离、流动人员调查、追访传染源、消毒等一系列防控工作,对间接接触者做好排查、隔离等工作。4)经应急处置后,现场应急指挥确认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应急指挥组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1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急处置已经终止;2人员得到妥善治疗;3毒源得到有效控制;4社会影响减到最小。
f2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1)危险化学品事故包括泄漏、火灾、爆炸等情况,是由危险化学品及其容器、所处环境、使用人操作不当等情况导致的急性突发事件。危险化学品事故不易发生,但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死伤及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因此,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