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两层的设计模型,兼顾安全性和冗余性双重保障。由于HSRP等协议不可在模拟机实现,顾功能不能实现。
完成步骤:
第一步划分VTP域,域名为star,密码为star。其中SW1设置成server,其余的均为clie
t端。
将各交换机相连的端口设置为Tru
k模式,用dot1q封装
f此时,在SW1上配置VLAN的信息,在其余的路由器上都应该看到,首先在SW1上配置VLAN的基本信息,每个部门一个VLAN
SW1的VLAN信息
过一段时间,查看其余的交换机
SW2上的VLAN信息同理,查看其他的交换机发现了相同的VlAN信息,说明VTP域可用且正常。
f第二步将各个PC接入对应的接入交换机的端口上,并且设置正确的access的VLAN模式和VLAN号上
当全部分配好后,查看各接入层交换机的接口对应的VLAN信息:
SW2的接入信息
SW3的接入信息
SW4的介入信息查看后发现分配正确。第三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将SW1设置为根网桥,将SW0设置为备用根网桥:
SW1上设置命令
SW2上的设置命令
第四步配置SVI接口
SW1上配置示例其余的9个VLAN类似的配置
f配置SW0的命令类似,但是IP不同,但是由于不能配置HSRP(模拟器不识别命令),所以此时的配置就出现了问题,若是采用不同的SVI的IP,当配置DHCP服务器的时候键入defaultrouter时就有问题,应该键入HSRP虚拟后的IP充当各个VLAN的网关,但是HSRP不能是使用,采用不同却不能模拟一个IP,DHCP服务器配置就有问题。所以为了后面的配置,我们这里就采用了相同的IP。VLAN的IP如下:
SW1和SW0上的信息为了实现三层交换的路由功能,我们需要在SW1和SW0上开启路由功能:
SW1和SW0的开启路由命令第五步为了防止分布层交换机的带宽瓶颈问题,我们采用多链路技术,后来发现此交换机有1G带宽的接口,但是已经配置了,考虑到HSRP的问题,我们这里使用了二层链路聚合而不是三层链路聚合技术:
fShow一下看看结果:
SW1上的显示
SW2上的显示可以看到二层链路聚合已经成功。再看一下showru
的配置情况
SW1上的显示情况
第六步为了更简便的给用户提供IP地址,我们需要在SW1上配置DHCP服务。由于此公司规模较小,所以此计划可行。
f配置时先将一些默认网关所需要的IP从地址池中排除,防止被动态分配:
SW1上的显示信息配置过程不截图,看配置后的现实情况:
SW1上showru
之后的显示其中defaultrouter本应该是虚拟的地址,此处用SVI的接口实际IP地址。完成后我们将主机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然后选择几个PC查看情况:
经理部门的IP
产品开发的IP
检验其他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