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卷文科基础试题62)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含碳化合物C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答案:D。B煤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
)
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云雾吸收后转化成酸雨
解析:A煤属于混合物;B煤是不可再生资源;C水吸收SO2并与其反应:SO2H2OH2SO3,主要是化学变化,D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被雨雾吸收后的H2SO3被其中的氧化性杂质NO2等氧化成酸雨(H2SO4)。相关知识点归纳:①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②沼气(主要成分是CH4)是可再生能源。③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将煤气化(水煤气:H2和CO)和液化(甲醇:CH3OH)可以获得清洁燃料,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④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利用原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叫石油的分馏,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⑤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是指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赤潮等。⑥二氧化碳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是导致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氟氯烃和含氮化合物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硫氧化物和含氮氧化物是产生酸雨的罪魁祸首,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和赤潮等水污染问题。⑦植树绿化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控制气候变暖;研发新的致冷剂取代氟里昂控制臭氧层被破坏;控制高硫煤的使用,汽车使用清洁能源,防控酸雨的形成;使用无磷洗衣粉控制含氮、磷污水的任意排放减少水华和赤潮现象。2、(全国卷II理综化学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C.比丁烷更易液化【标准答案】6C【试题解析】丙烷是甲烷的同系物,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丙烷也可以向甲烷一样发生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丙烷可以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分别取代的产物,而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键角HCH是109°28′丙烷的三个碳原子的夹角也应该在109°28′左右,不可能是180°;丙烷常温下呈气态,沸点低,在常压分馏时就可以得到,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丙烷和丁烷是同系物,在形成晶体时都是分子晶体,利用分子晶体的沸点判断规律,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含氢键的除外),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丁烷的沸点比丙烷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