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所以诗人发出了“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6.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赏析。
【解析】“表达技巧”一般分为: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用
典等、表达方式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
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本题中的修辞手法有“双关”
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
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
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
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①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
作者“敢爱死”对比;②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③“济时敢爱死?寂
寞壮心惊”,作者的言行反差的对比等。
【答案】①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
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②用典,如“请缨”,
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
深深忧虑。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
江村注
【导学号:46162035】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f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公元760年,在亲友故旧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间草房,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一家在此过了几年比较安稳的生活,此诗就作于这一时期。7.这首诗中的哪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找一首诗的“诗眼”,就是找最能体现全诗感情的字眼。本诗的前三联都是紧扣首联中“长夏江村事事幽”的“幽”字来写的。答题时,不仅要答出诗眼,还要具体分析。
【答案】“幽”字。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江曲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趣: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诗人享受着难得的安闲悠然,首联中的“幽”字正是这种心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