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1、创业教育在学校仍存在误区。一些高校在思想意识上对创业教育重视不足,只愿意做短期内能够看见“效果”的功利性项目,而不愿对创业教育有过多的投入。大部分高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也仅是以岗位职业培训为主,以培育“速成小老板”为目标,而不是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2、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备,实践环节欠缺。首先,在教学体系上,目前大多高校没有高度重视和认识,教学内容陈旧,不系统。再次,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缺少吸引力,教学实习时间压缩,实验、实践课开设不足。还有,专业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创业活动流于形式甚至空缺,政策导向多于实际操作,等等。湖南工业大学KAB创业课程教师黄建雄表示,一些创业课程的教师由于缺少实践经历,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说,“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成为瓶颈,只是一个现象,它折射出的是整个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3、大学生创业方式简单,规模较小。由于学生缺少资金等原因,在校大学生创业也多为校园内的摆摊设点。个别学生以专业知识为背景,进行创业,但由于技术含量少、经验不足,形不成一定规模,大多也没有社会竞争力。也有较少部分同学在校园周边开设店铺进行创业,由于“创业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容易造成“拣了芝麻,丢了西瓜”。4、创业者比例及创业成功率较低。一项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至30%,而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4%。据2007年调查大学生欲创业者达80实施者不及1。另据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5年之后还存在的公司,一般不会超过20,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至3。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216的人愿意选择”自主创业”,成为金融危机后毕业生的首选。这也表明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是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自主创业的意识依然淡薄。不少大学生虽具有一定的创业想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遇到很多问题。笔者认为,实践不足成为阻碍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创业教育仅仅向学生做知识性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