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丁志锋来源:《中学生物学》2014年第04期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重点说明了在实验材料选择与处理、实验装置、实验流程、实验结果检测与分析以及后续实验课题衍生与再探究等方面,实施的开放性设置与优化。并就如何变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为“精彩”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和建议。关键词开放性实验材料选择与处理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1引言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物实验的主要价值应体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养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当前,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沿袭以及教师对实验教学主动性研究的缺乏,导致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存在以下典型问题:重知识轻技能;重讲解轻引导;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的探究意识、操作能力以及科学素养极度缺乏,学科知识缺乏有效支撑。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让实验真正成为学生形象认识生物体结构、深刻理解生物学规律的有效推手,需要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不断优化。2教学实施新课程标准指出: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有较大的开放性,应当让学生认识到教科书内容不是让他们被动地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而是提供了一些让他们分析和思考的素材。学生对教科书内容有不同的看法,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值得鼓励的。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根据实验自身的特点,教师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在实验材料选择与处理、实验装置、实验流程、实验结果检测与分析以及后续实验课题衍生与再探究等方面,进行开放性设置与优化。21实验材料的开放性选择与处理实验选材不能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因为生物实验材料不具有唯一性。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分组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现象、结果的比较,确认最佳实验材料,并尝试分析原因。例如,在DNA的粗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花菜、香蕉、鸡血、鱼白四种材料,将学生分成四组,各选其中一种材料分别进行实验,最终发现选择鱼白的组别提取到的絮状DNA最多,实验效果最佳,实验成功率很高。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鱼白材料中DNA含量高的原因,为实验结果寻求理论依据。通过实验材料的开放性设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得到了有机结合。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利用相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时,一些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