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验,课题的选择与组织就成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主要
f途径。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系统与职责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组织实施涉及从学校到学生五个层面。1、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文中副组长:周智负责全面领导,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保证。2、教导处、教研组、少先队大队部。以教导处、教研组为主,负责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开展教师培训,检查课程实施情况,为教师、学生提供科研方法的咨询、指导。大队部与教导处密切配合负责对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组织与管理,与社区的联系与协调。3、年级组。上承学校课程管理职能部门,下接年级组内班主任、学科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具体落实本年级学生课题研究计划,及时提出阶段的具体要求,规范学生的研究活动。4、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对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课题指导工作,随时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包括选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法与思
f路,研究报告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态度和表现,负责与家长沟通联系,通报情况。5、学生课题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同学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安排小组人员分工,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主持小组活动和组内评价,及时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细则1、教师培训①对全体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动员与培训。②对全体学生的动员与培训。③有关研究性学习材料的准备和组织学习。2、时间安排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的教育和培训:采用讲座形式。第一讲:研究性学习的动员和教育。第5周第二讲: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南发布,指导选题和分组。第三讲: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案的指导和研究方法的指导。第四讲:开题报告与结题报告的撰写。第二阶段:学生分组组织落实、调研课题和研究方案落实。①学生选题,上交名单;由教务处和年级组公布小组名
f单,落实指导教师。第5周②集中讲座: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的指导。第8周③各校(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和调研计划。第8周④分组调研。第9周-第14第三阶段:材料汇总,撰写研究报告。①小组汇总材料,进行小结。第15周②指导教师指导研究报告的撰写。第15周③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第15周第16周第四阶段:研究成果的交流展示与总结评价。①学生成果展示。第17周②学生分小组进行总结、互评,指导教师进行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