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上父母要求十分严格,希望我能考上大学,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进入高三后,学习特别紧张,压力很大。在一次模拟考试前过度紧张、焦虑,由于没发挥好,各科考试成绩都很差,我感到这样的成绩很难考上理想的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就觉得特别对不起父母。我觉得从那以后老师和同学都会看不起我。近一个多月出现入睡困难、食欲下降、记忆力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一想到考试就焦虑、害怕,眼看高考即将到来,心里很着急,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改变我对考试焦虑、紧张的现状。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和他人反映(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发育均正常,衣着整洁,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谈到考试就焦虑、紧张、愁眉苦脸。(二)求助者班主任反映的情况:韩某学习勤奋刻苦,做事认真负责,对自己要求严格,成绩非常好,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最近一个多月学习状态不如从前好,
f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上课走神,回答问题也不积极。同学们反映她上自习课时坐立不安。(三)求助者父母反映的情况:孩子一直比较听话懂事、聪明,也很要强。学习用功,成绩很好。但是最近一个月,莫名生气。四、评估与鉴别诊断(一)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一致的;个性相对稳定,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烦恼、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很强烈,反应也只局限于考试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智能记忆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二)鉴别诊断1、与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