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春16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2
一、单选(共15道,共60分。)1“上古衣毛而冒皮”出自()。A《后汉书舆服志》B《禹贡》C《释名》D《尚书大传》标准解:2以下不属于“装饰”的是()。A衣服B首饰C毁饰D化妆型图案或发式发型标准解:3身体毁饰的目的不包括()。A为了美或吸引异性B表现勇武C图腾崇拜D适应环境标准解:4关于服饰的起源,其根本原因是()。A衣服的观赏性B衣服可以遮羞C衣服的地位象征D衣服的实用性标准解:5没有体现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的是()。A西北穆斯林戴小白帽B伊斯兰教的妇女所戴的各色盖头,要将两颊、耳朵、脖颈都掩盖起来C蒙古族牧民身上多带有佛像D苗族喜好银饰标准解:6喜庆节日、丧葬、生日、文艺表演、等不同的场所与活动,都有不同的服饰,这是从哪个标准对服饰的分类()。A按不同历史时期划分B按不同的礼仪场所来划分C以年龄和性别来划分
fD按不同的社会职业来划分标准解:7没有体现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的是()。A从服饰中能看出节庆、婚姻、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B注重服装的装饰、首饰及佩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C西北回族妇女的盖头,依年龄的不同而分绿、粉、黑、白等颜色D从服饰可看出年龄、性别、职业、贫富等差别标准解:8不属于茶文化五境之美的是()A茶水B茶具C心境D环境标准解:9记载“伯余制衣裳”、“胡曹作衣”的是()。A《易系辞》B《白虎通义》C《世本》D《后汉书舆服志》标准解:10以下不属于“首饰”的是()。A项链B耳环C簪子D裹脚标准解:11以下不属于装饰的是()。A簪子B发式C束腰D筒裙标准解:12“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出自()。A《世本》B《易系辞》C《白虎通义》D《尚书大传》标准解:13对服饰与文化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B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C服饰文化在民族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D服饰由于它的不可缺少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欣赏价值,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f标准解:14对日本茶道的相关认识有误的是()A茶道有个人服从环境和整体的儒家精神B冈仓天心认为明清时的淹茶时期是茶的浪漫主义时期C道教为日本茶道奠定了审美理想的基础D千利休提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