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为改变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用于语文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语言教学面广量大,语文教师普遍认为花费的精力大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走入了“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要研究“教法”,又要倡导学生自主的“学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助、相互讨论、解决问题。这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是盲目的自主学习,而是有针对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准备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鼓励学生尽最大能力发挥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学习评价手册》,编者为每篇文章都精心设计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内容。题型丰富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这本手册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范围,取长补短。
f例如《手册》上的“资料链接”,它除了给我们农村学生耳目一新之感,还给我们学生带来了很多的知识信息,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们语文资料、语文知识的匮乏;而有些内容的设计过于罗嗦,不够严谨。随着新教材、新教法的推广实行,自主性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且还会发现老师疏忽的或发现不了的问题。如在《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即将结束之际,一个同学举手说了一个问题:“第一次不一定真好”,并且举了第一次杀人、第一次吸毒等例子证明,这个问题一提出,课堂立刻沸腾了。就因为这名学生的发言把这节课的教学引入更深层,让大家明白:有积极意义的第一次是奇妙的,感觉真好;而消极意义的第一次千万不能涉足,否则遗憾终生。这就是自主学习带来的好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当今社会,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是当今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素养。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生自由组合等形式出现的一种新的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