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力量
8①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②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何不其糟而其
③友直,友谅,友多闻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④无适也,无莫也
9D(明白、理解)(2分)10C(表原因)(2分)11D(2分)
12①有时借外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地放纵生活。(3分)(“因”“放浪形骸”各1分,文意1分)
②我一向认为把生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一”“齐”各1分,文意1
分,共3分
13凋谢飘散、零落成泥(1分)但保持品格的高洁(或答香气经久不灭也可)(1分)。
14这两句看似指责“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不怜香惜玉。(2分)实际上,“东风”者,
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
人才的当权者。(2分)
15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或答:子路闻义勇为,急躁冒进,孔子便要压压他,教育他在行动
之前,必须征求父兄的意见;冉有天生怯懦,闻义逡巡,孔子便要激激他,鼓励他果断前行,不要畏首畏
尾不敢行动。意思对即可)(2分)
16第一问: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教育内容。第二问:也是孔子把中庸
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每
一问各2分,观点简析各1分)
17①指乌镇建筑的古朴、色泽的幽暗;②乌镇文化的深邃浓厚;③乌镇夜晚迷人的水乡风韵。(每点1分,
答出两点即满分)
18形象突出乌镇的特点在现代文明的今天仍然能保持其原始古朴的风韵和古典的美丽风情,(2分)高度
评价了乌镇在江南文化中独一无二的地位。(1分)
19照应开头江南正在远逝,表达了对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的忧思与伤感,
(2分)从而发出拯救江南文化的呼声,深化了主旨。(1分)
20表明自己的看法1分,点出二者(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2分,点出对古典文化应有的态度1分。
(如认为“现代文明迟早要取代古典文化”,可视回答的严密性酌情给分,但不应超过3分。)
提示:可结合原文“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的历史曾因江南文化而绽放光彩,江南文化就不应走向寂寥雨
巷的尽头,这份光彩不应褪色,更不应湮灭”进行阐发。
参考: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古典文化的积淀之上的,它不可能超越古典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对古典文化的
尊重就是对民族历史的尊重。作为现代人应保护和珍惜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