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初中古文郑人买履《韩非子》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
郑国有一个想买鞋子的人,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就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
市,却忘了带上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子(才想起自己忘记带尺码),就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
回家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
己的脚试一试鞋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词解:
1度:量长短。
6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11罢:结束。
2而:就。
7乃:就。
12遂:终于。
3坐:同“座”,座位。
8度:名词,指量好的尺码。13宁:宁可。
4之:到……去。
9反:同“返”,返回。
14无:不。
5市:集市。
10及:等到。
15自信:相信。
揭示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它告诉人们,遇
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
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要过江楚国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上记号,说:“这儿是我
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
剑不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词解:
1其:代词,他的。
3契:雕刻。
5其:代词,他的。
2遽:立即,匆忙。
4是:指示代词,这儿。
6惑:迷惑,糊涂。
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
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幼时记趣
沈复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
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