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2000年第4期第15卷综述作者:侯嵘刘治全单位:侯嵘刘治全(710061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侯嵘(现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100083)关键词:高血压;基因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相关基因研究在近年来非常活跃。采用候选基因策略迄今已鉴定了数十种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基因。本文对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8种基因在近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614200004025202原发性高血压EH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常见、多发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相关基因研究在近年来非常活跃。以往EH的相关基因研究一般采用候选基因策略,即任何基因如果其编码的蛋白质参与了血压调节机制,该基因就可作为EH的候选基因[1]。以下将对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8种EH的相关基因在近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血管紧张素原基因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定位于1q4243。研究表明,过度表达该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血浆血管紧张素原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并诱发高血压,而敲除该基因则出现低血压。1992年Jeua
emaitre等最先报道该基因与EH相连锁。此后他们对该基因的15处变异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位于第2外显子的两处突变M235T和T174M的检出率在白人EH组高于对照组,其中M235T与血浆血管紧张素原水平相关,并与该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启动子的6bpG6A突变呈连锁不平衡。迄今已有不同人群的多篇报道显示该基因与EH相连锁或相关[2],因此该基因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EH的相关基因。但目前仍有不一致的研究报道。在中国汉族EH研究中亦为阴性结果[3]。该基因在EH发病中起多大作用尚需进一步证实。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定位于17q23,其第16内含子中有一段287bp的插入缺失ⅠD多态性,形成了Ⅱ、ⅠD和DD3种基因型。研究表明,该多态性影响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但该基因是否与EH有直接关系尚无定论。大多数连锁分析或相关研究均不能证实该基因与EH有关,或仅与男性EH相关[4]。目前较为一致的结果是D等位基因与多种EH并发症有关,如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壁增厚等[5]。3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定位于3q22。1994年Bo
ardeaux等发现该基因有5种多态性,其中C1166等位基因频率在白人EH患者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