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局部修改一总则
1101条增加“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即增加关于中震、大震的定量的抗震性能目标的设计原则。2105条删去“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即删去对抗震设防区划的相关规定。
二术语和符号
12211条对抗震设防烈度增加说明“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增加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注释。
三基本规定
1将01规范中的311条和313条合并为311条: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334条2项补充了同一结构单元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显著不同时,应根据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沉降差异,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3335条2项增加边坡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要求;其稳定性验算时,有关的摩擦角应按照设防烈度的高低相应修正。4567335条2项补充了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341条提出建筑形体的概念: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342条强调了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的影响。明确规定表343所列的不规则类型是主要的而不是全部不规则,所列的指标是概念设计的参考性数值而不是严格的数值,使用时需要综合判断。8对于扭转不规则计算,需注意以下几点:1刚性楼盖,按国外的规定,指楼盖周边两端位移不超过平均位移2倍的情况,并不是刚度无限大;因此,计算扭转位移比时楼盖刚度按实际情况确定而不限于刚度无限大假定;2给定的水平力,一般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3偶然偏心大小的取值,应考虑具体的平面形状和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可不笼统采用该方向最大尺寸的5。9明确体现按不规则类型的数量和程度,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不规则的程度和设计的上限控制,可根据设防烈度的高低适当调整。对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要求专门研究。为避免水平转换构件在大震下失效,不连续的竖向构件传递到转换构件的小震地震内力应加大,美国IBC规定取25倍。本次修订,对增大系数作了调整,由12515调整为12520。10393条1项强调纵向受力钢筋优先选用不低于HRB400级的热轧钢筋,也可选用HRB335级热轧钢筋。箍筋优先选用不低于HRB335级的热轧钢筋,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