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叶圣陶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普遍爱思考,爱展示自己,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热闹非凡”的课堂上也出现这样的情况:爱说的学生多,认真倾听的学生少,能够综合别人的正确观点,得出更全面更深刻认识的学生更少;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听、说只停留在肤浅层面上,课堂交流的质量不高。不少学生存在不良听课习惯:爱插话、不认真听别人回答问题,自己回答完后立即“顾左右而言他”,注意力再也很难集中,造成听课低效等现象普遍存在。不良听课习惯也给我们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多麻烦。因此,我们开展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这一课题。二、研究的目标1、通过儿童学、心理学学习和更深入的课堂观察,进一步掌握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心理特点。2、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归纳整理出小学低段学生必须养成的听课习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一堂课,每一种习惯养成入手,有计划地巩固强化良好的听课习惯。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课习惯的方法与策略。3、树立典型,加强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开展个案研究,形成学生课堂不良习惯的有效矫正方法,提高学生良好听课能力。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认真学习教育专家有关“养成教育”的论述,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养成良好习惯的阐述。2、对我校现阶段学生听课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听课习惯的现状。3、进行培养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研究。结合学科特点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有效方法、途径和措施。4、让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f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1、研究的准备阶段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有相同感受的老师自愿组合成了课题小组,反复商量初步确定了研究的课题。然后我们通过借阅相关图书资料、上网查找了解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内容。最后明确了各成员的任务,制定出了书面研究方案,向学校申报了课题,并得到兴平市教研室的立项。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2、实施研究阶段(1)、为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我们制定了《槐巷小学学生课堂听课习惯调查问卷》。在我校一年级三班学生中展开了调查。问卷涉及课前准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