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其参考答案
本参考答案适用于武汉理工大学温州教学中心03秋、04春法律专科《法律逻辑学》课程对应的平时作业。下发的《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与张大松蒋新苗主编的教材不一致,可将某些表述作替换,如将所有“矛盾律”改为“不矛盾律”,“概念”改为“词项”,“判断”改为“命题”,“性质判断”为“直言命题”,“支判断”为“子命题”,“论证”为“论辩”等,使之与教材的表述一致。个别题目在教材中没有提到(如关系判断(命题)部分),在此也一并给出答案供参考。《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一)及其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2、p∨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p、q。3、“所有S不是P。”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逻辑变项是s、p。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命题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q。5、任何词项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6、对词项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词项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7、单独词项不能限制和划分。8、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词项叫做属词项,外延小的那个词项叫做种词项。9、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的属词项是法律。10、任何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个部分组成的。1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IP。12、直言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同一、包含于、包含、交叉、全异五种关系。13、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联项;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命题的量是全称单称。14、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命题不能换位,I命题不能换质位。15、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SE非P;对SAP命题换位,其结论是PIS。16、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非共产党员是律师。其推演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SOPSI非P非PIS。17、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换质,其结论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其结论是有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18、如果SEP取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