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师在自主学习中作用
一、自主学习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自主学习就是其中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她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是学习自主性的三个方面的体现,是“自主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则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三个特性都说明了同一个思想:学习主体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习主体自己主导和完成的。承认并肯定这一思想,对于改革矫正曾有的诸多不合理的教育教学手段、模式,从而探索创立崭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模式,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功能和意义。自主学习要求施教者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辅之以必要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生产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它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阅历、知识广度、思想高度等都容易导致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浅读、误读、错读。“因为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和对话者,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与作者、教师有着天然的差距。这种差距正是课堂师生对话的一种动力。当教师面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误读、暴露出来的偏颇等问题时,及时引导和耐心教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拒绝那种‘人人都说,大家都好’的做法,引导学生明了文本意义的客观性和主导性”。195加之在自主学习中人文性的过度张扬以及“读者中心”学习理论的影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会天马行空、随意生发。因此,教
f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必须起到积极引领、平等参与、客观评价、有效促进的作用。但是,因为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