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高校教育对策【摘要】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环境的影响,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法律意识淡漠、诚信缺失、自私自利、心理素质普遍较差。针对此问题,作为大学生只接受教育领域高校,应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措施近年来,一起起另人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发人深思,也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学校管理以及大学生素质的诸多拷问。应该说,当代的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基础教育,通过激烈的竞争,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是具备一定素质的。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道德教育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在很多方面出现了问题:1、法律意识淡漠近年来,大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漠而直接导致的各种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大学生犯罪几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有部分大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及能力都是很优秀的,但仅仅因为不懂法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调查统计,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
f2、大学生”恋网”现象严重计算机网络正以高速、快捷、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理所当然率先迈入了神奇的网络世界。可是网络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在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严重毒化了一部分意志薄弱者,使他们沉溺迷恋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据统计,青少年上网约有60是玩游戏,还有一部分是上qq聊天找情人,搞起了”网恋”。3、诚信缺失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是个人修身立命之本。当前,诚信危机已成了大学生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学风不正、拖欠学费、网络欺骗等。4、心理素质普遍较差近年来,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人数正逐年增加,大学生自杀、自卑、神经衰弱、精神抑郁等突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据调查,我国近50的大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据悉,仅北京地区就有10万大学生患有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有人曾说大学生是一张白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但是现在看来显然不是这么简单,有的人甚至慨叹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已经到了被扭曲的地步,很难再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