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15请结合文中独孤及的志向,谈谈你对“立志”的认识。6分16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谈到了“志”。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有志矣,①②,,亦不能至也。”2分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一4题。18分九月九日崔善为唐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平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人们用登高、赏菊花、插茱萸等活动表示庆祝。B传统上秋季分为孟秋、仲秋、季秋,分别对应农历七八九这三个月,九月已是季秋之月,百花已经凋残。C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写晚秋的寒气催落菊花凋零,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D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之意,而这首诗的尾联,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关,全无喜庆之意。(2)菊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下列各句中“菊花”与本诗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句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两项是4分A江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唐岑参《送蜀郡李掾》B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宋陈与义《感事》C菊花祗作旧时黄,白雪堆人头上。宋戴复古《西江月》D老画好栽培,菊花五月开。清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E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近代弘一《清平乐赠许幻园》3有人说,《九月九日》这首诗“韵含悲难”。本诗的韵脚是如何体现悲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f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诗人常用“鹰”“雁”的形象抒发情感。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之句,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与“雁过也,《沁园春长沙》中也有“⑤,鱼翔浅底,千里靴多年来,我尤为迷恋童话中的器物,魔力的碗、银灰色的万能咒语、会说话的苹果树……它们神秘之美,在于永远不会被人目睹。《宝葫芦的秘密》是我看过无数遍的电影,没牢记其中的教育意义,但是惦念着那件消失的宝物宝葫芦。假设只能拣选一件宝物,我才不要什么会下金蛋的鹅或无所不知的镜子,童年时最令自己渴慕的,是一双千里靴。我把它套在脚上,追得上雨后的彩虹拱桥。作为乖顺得近于闭塞的孩子,这大约体现了内心无声息的反抗吧。记得有一年,和家人去海边度假。白天受了冷落和委屈,觉得父母不爱我,我决定偷偷出走,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完成对他们的报复──我忘了,只有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