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国还有疟疾病人3000万,每年病死数十万人。取材于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的关系》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目前药典里的青蒿实际包括青蒿和黄花蒿两种植物。B.黄花蒿在60°C以下服用就f能够起到治疗疟疾的作用。C.屠呦呦研究的关键技术环节是用乙醚来提取青蒿素。D.中国古代治疗疟疾的药方很多但疗效却无从证实。4作者认为青蒿素不是中药的理由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分条概括。(5分)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填空,2分①“材料二”中“结构明确的化学药”,“结构”具体指的是②“材料二”中“她是受到古代医方的启发オ恍然大悟”,“古代医方”具体指的是6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的部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疟疾:“疟”字书写的第七笔是“(竖折)”。B.畜牧:“畜”作动词时读作xù,作名词时读作chù。C.葛洪:与陶渊明生活在同一时代,是东汉时期人。D.搜集:此处不能换作“收集”。
f材料三除了屠呦呦的发现之外,中国过去一个世纪最重要的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还有,张亭栋等人发现了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在治疗白血病中的作用,为白血病患者带来福音。砒霜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用砒霜治病,中医古已有之。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西方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接受。上世纪七十年代,张亭栋的同事韩太云从民间中医得知用砒霜、轻粉氨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的方法,并将它们改制成水针剂,称“癌灵注射液”(后称“癌灵1号”,通过肌肉注射,对某些肿瘤病例见效,但因毒性太大而放弃。其后,张亭栋与韩太云合作继续此工作。1972年后,张亭栋等一方面主要集中做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探索,另一方面分别检测“癌灵1号”的组分,发现只要有砒霜就有效,而肾脏毒性、血压升高的副作用则是轻粉和蟾酥带来的,且这两者对白血病本身并无治疗作用。1973年他们发表第一篇论文,介绍了用“癌灵1号”治疗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过程。他们明确知道主要用了砒霜的化学成分亚砷酸三氧化二砷和微量轻粉(氯化低汞。经过治疗,6例病人症状都有改善,其中一例慢性白血病发生急性变的患者病情也有所缓解。该文还提到正在研究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1979年张亭栋等又发表论文,总结了他们从1973年至1978年的研究成果认为对55例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