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签证的时候作为资料使用,但是我们知道,大使馆们基本都只认银行的资产证明。
三、马云、马化腾会怎么做?
信用市场被认为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金矿”。按照宏源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中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为1030亿元,而目前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的总规模才20亿元。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的子品牌。芝麻信用体系将包括芝麻分、芝麻认证、风险名单库、芝麻信用报告、芝麻评级等一系列信用产品,背后则是依托阿里云的技术力量,对3亿多实名个人、37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数据的整合。
而腾讯征信则坐拥8亿的QQ账户,超过5亿的微信账户,超过3亿的支付用户,以及QQ空间、腾讯网、QQ邮箱、微博等多种服务上聚集的庞大用户,无疑具有极大的优势。
这两大互联网巨头又一次在征信市场上展开大战,蚂蚁和鹅厂会如何掘金?
1、信用贷款
阿里集团早已在2010年利用小企业的信用数据开展信用贷款。
主要是根据用户在平台上的数据给与其授信,用户申请贷款时无需担保和抵押。据说到2014年3月份,已经为超过70万家小微企业累计贷款1900亿元。
就在不久前,蚂蚁微贷还在部分用户中试验推出了“花呗”业务,用户可以在淘宝天猫上进行“赊购”,而这个信用贷款甚至不需要客户申请,阿里直接透过大数据运算分析完成评估和授信过程,结合风控模型,根据用户的网购以及支付习惯等综合考虑判定透支额度。
腾讯动手有点晚,但在其微众银行上已经开始应用。1月4日,总理去考察微众的时候,就演示了向一名司机发放一笔35万元的信用贷款,在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保的情况下,腾讯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
f微众银行现在官网上打出的几个主题想走就走、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约就约,描述的是信用卡、购车、消费、旅游等应用场景,这些也正是信用贷款的重要领域,腾讯征信将会提供基础服务。
2、对接P2P
除了为集团业务打造底层基础系统,征信系统还可以对外输出。
拍拍贷CEO张俊之前曾透露,芝麻信用在6、7月份曾来洽谈征信方面的合作事宜,坊间还传闻投哪网和利融网等P2P公司已经对接芝麻信用的数据和服务。
目前也已经有多家P2P、银行和保险公司等表达了强烈的意向,希望接入腾讯的个人征信服务。
据笔者了解,具体的合作方式就是双方会把资源和审核的用户互换,针对信用借款用户给予评分。越来越多的数据可以让芝麻信用的数据库更加庞大,提升对个人信用的识别能力,而P2P公司一直被信用短板困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