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承诺的数字,那么节能服务公司必须将这部分效益差额退还给
4
f客户。一般还有专门的保险公司参与这样的项目,一旦项目失败,保险公司将承担节能服务公司不负责赔偿的部分。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高、节能意识一般的企业。节能量保证型商业模式(3)能源费用托管型(Chauffage)节能公司负责改造企业的高耗能设备,并管理其用能设备。在项目合同期内,双方按约定的能源费用和管理费用承包企业的能源消耗和维护。项目合同结束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效益全归企业享受。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低、没有节能意识的企业,一般不采用。能源费用托管型商业模式3、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对比从目前国内外实际运作情况看,大部分节能服务合同是上述三种方式之一或某几种方式的结合,对每一种付款方式都可以作适当变通,以适应不同耗能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节能项目的特殊要求。三种商业模式对比4、客户倾向的EMC商业模式调查显示,节能效益分享型商业模式为客户的首选,其在调查企业中占比为653;其次为节能量保证型,189的客户选择了此种商业模式;此外,158的客户企业倾向于能源费用托管型。客户倾向的EMC商业模式(单位:)
5
f二、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1、周期性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周期性与其合作方所处行业相关,由于合作方行业分布较为宽泛,包括渔业养殖业、电机、路灯、锅炉及窑炉改造、废水、废气利用、余热余压利用等,所以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整体的周期性受单一下游行业的影响并不明显。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长态势,合同能源管理所在的节能服务行业处于国家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领域,相关下游行业的节能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因此行业周期性变化并不明显。2、季节性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3、区域性由于合同能源管理客户主要为大型耗能企业及政府机关单位,这些企业和单位大多数位于工业产值较高的省份,因而其节能需求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储量多,能源价格较低,企业节能需求则较小。所以东部地区的节能服务产业比中西部地区要早起步,先发展。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的发展受当地企业认知程度与政府推动程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合同能源管理企业一般为所处地区附近客户服务,辐射全国的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较少。
6
f三、行业进入壁垒
1、市场准入和认证壁垒节能改造工程的实施和节能服务需要相关的资质认证和许可,如专利、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资质等。2、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