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7
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有氧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②理解有氧呼吸的实质和意义。2、能力目标:①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学习有氧呼吸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观察、分析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代谢实质,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生命现象。②通过分析有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观点。教学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2、细胞呼吸的意义。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细胞呼吸是生物活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那么细胞呼吸怎样进行呢?二、细胞呼吸的类型:(一)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高等植物和动物主要进行的就是有氧呼吸,这是地球生物逐渐进化的结果。2、主要场所:线粒体酶3、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4、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丙酮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两个分子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H,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前两阶段产生的氢H,经过一系列反应,被氧化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较多的ATP。小结:
f场所①第一阶段②第二阶段③第三阶段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
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H2OH、O2
生成物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CO2、少量H、少量能量H2O、大量能量
结合反应式提问:①葡萄糖在第一阶段参与反应,场所在细胞质基质。②水在第二阶段参与反应,水和丙酮酸穿过线粒体的双层膜,进入到线粒体基质中。③氧气在第三阶段参与反应。④CO2在第二阶段生成。⑤水在第三阶段生成。能不能和前面的水对消?不能。⑥有能量产生的有:第一阶段(少量)、第二阶段(少量)、第三阶段(大量)。⑦有酶参与的有: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三个阶段的酶有没有一样?判断依据:酶的专一性。⑧有H产生的有:第一阶段(少量)、第二阶段(少量)。5.能量的产生与去向:1molC6H12O6→2870kJ→116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