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疗进展内侧副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发病率最高者,约占4621,随着人们户外运动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损伤后如被漏诊,或治疗不适当,可出现内侧副韧带松弛,引起膝关节不稳定,最终导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随着骨科医生对内侧副韧带损伤的重视及研究的深入,漏诊率逐渐减少,但是对于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评估方法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各家不一,现做一综述。一、内侧副韧带的解剖首先在解剖区域上将膝内侧结构分为三部分,前13为疏松囊韧带,也可以看做股四头肌腱和髌腱扩张部,中13为深浅层内侧副韧带,后13为后内侧角,内侧稳定结构主要为中后23。在解剖层次上,可将内侧副韧带分为三个部分,即内侧副韧带浅层、深层及后斜韧带,浅层是膝关节内侧最大结构,该结构在股骨有一个附着点,为卵圆形,平均距离内上髁上方32mm,距后方48mm,在胫骨有两个附着点,近端止点主要以一层膜组织覆盖于半膜肌腱前端的止点,位于胫骨关节线下平均122mm处,远端止点较宽直接附着于骨,距胫骨关节线远端平均612mm,恰位于胫骨后内侧嵴稍前方2。内侧副韧带深层主要有关节囊内侧部分增厚而形成,位于内侧副韧带浅层的深面,可以分为板股韧带和板胫韧带两部分,板股部分的附着点稍呈弧形凸起,在内侧副韧带浅层深面,位于其股骨附着点以远126mm,板胫部分较板股部分更短,更厚,止于内侧胫骨平台关节软骨缘稍远处,约位于内侧关节线下方32mm,距内侧副韧带浅层近侧胫骨止点上
f方9mm。关于后斜韧带的认识,各家存在一定分歧。定量研究显示,后斜韧带是半膜肌腱远端纤维的延伸,参与组成并加强后内侧关节囊,由附着于膝关节的三组筋膜组成,其中以中央臂最为重要34。膝关节较早的研究认为内侧副韧带浅层与后斜韧带属于同一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而统称为浅层结构。Hughsto
等(1973)将膝内侧副韧带分为浅、深、斜3部分前纵束起自内收肌结节及其下方,至于胫骨内侧,为鹅足腱所遮,主要于膝伸直位时紧张,防止膝外翻;深层起自股骨内上髁下缘,止于胫骨平台内侧缘,是膝关节内侧关节囊的加厚部分,其中段与内侧半月板相连。斜行部分始于股骨内侧髁浅层纤维的后方,向下呈扇形散开,止于关节线下方的胫骨内侧髁后半部,亦与内侧半月板相连。其中后上斜束起自股骨内收肌结节,向后下方止于内侧半月板、关机囊及胫骨内侧髁后缘;后下斜束部分纤维是半膜肌腱的延续,向前下与前纵束止点汇合。后上、下斜束在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