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知识梳理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古代中国的报业: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2西人在华的办报热潮: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3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1)在西人办报热潮的推动下,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2)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中国人办报的先例。(3)国人办报在维新运动中形成高潮,影响最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4)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近代广播事业的产生发展(1)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2)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3)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4)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2电影事业的产生发展(1)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2)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3)民国时期,郑正秋、张石川、周剑云、黎民伟、欧阳予倩、田汉等是当时闻名全国的电影导演;胡蝶、阮玲玉等是红极一时的女电影明星;还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3电视事业的产生发展(1)电视自从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已极大地改变了民众的日常生活。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2)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电视台。(3)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当今社会正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根I
ter
et专线正式开通至今,互联网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2互联网的影响(1)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2)互联网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3)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1
f(4)总之,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在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知识导学1关于大众报业发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