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可通过多媒体在课前或课后制作好谱列,上课时用投影大屏幕既清晰又新奇地分步或同步地展示和分析谱例和音响,有的课程还可采用多媒体手段(音视频)结合演示授课。并通过音响感受择选出最佳效果。可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为师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因此有利于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的音乐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为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打开了大门,帮助学生组织、建构和完成多项音乐学习任务,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其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径发展,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获取音乐知识,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或信息,网络在计算机室或家中等场所朝进行个别化学习。三、音乐课中多媒体应用的一些误区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机械性。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讲究以情动人,因而它需要音乐教师的情绪投入,并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的情感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胜任的。有的音乐教师却走进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一节课所涵含的文化面越广,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教具越多,就越能显示出教师思路的新颖和教学水平的高超,于是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调研课,或者评优课,课堂上几乎都有电教媒体,而且更换频繁,看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听了一节音乐公开课,课题为《小乌鸦爱妈妈》,由于歌曲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就把整个教学过程编成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再配上音乐播放,学生津津有味地一会儿看动画片、欣赏图片,一会儿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角色表演等等,这样的课,学生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以至于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印象深刻的只是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而歌曲的主旋律却不熟悉,这样的音乐课能说是成功的吗?我不由大惑:为什么一定要用多媒体?又有表演和创作?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画面,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去仔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学生又哪来表演的激情和创作的灵感?课后询问这r